本期是數度造訪檔案局、國史館和圖書館的資料堆中,所整理出來的一份關於台灣1950至1960年代「美援-農復會影像」的初探報告。作為美援農經專門機構的農復會,過去只在台灣農業史與經濟發展史中獲得討論,但其實農復會的工作範圍與目標遠大於此。
二十世紀的美援時期,農復會與美國的冷戰策略關聯密切,因此在發展農經計畫之外,農復會還在台灣投入了頗為多樣的政治、社會與文化工作,攝影與電影即是其中一環。在美援於1950年代至1965年終止的主要時期裡,農復會累積的上萬張攝影工作底片,可說是最具系統性且面向最廣的戰後台灣影像檔案。而農復會的攝影組,則是台灣絕無僅有的美援體制內的攝影師。這樣的時空背景條件真是非常特別的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考掘農復會影像檔案的原因,嘗試去尋找這一塊遺落的台灣美援攝影與視覺歷程拼圖。
本期針對農復會的影像工作進行追蹤考察,探索過去很少受到關注的「美援攝影」,並重新檢視農復會與冷戰宣傳機制的種種關聯,以及對台灣視覺文化的影響。本期收錄了許多從未公開的美援攝影工作底片與文獻資料,還包括1957年歷史性的台灣反美暴動──「五二四事件(劉自然事件)」的農復會攝影檔案,我們將能從中看到美援視覺性的不同面向與意涵。
較費力氣的是,由於年代久遠,許多資料散失而人員事物都已不在了,僅能憑藉訪查檔案文獻與各種線索,逐步串起這個時代的影像關聯。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追蹤了農復會攝影組主要人員的美援足印,因此在本期登場的人物也不少呢。
_____________
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
Issue 30:美援視覺性──農復會影像專題
U.S. Aid Visuality: The JCRR Issue
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,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、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──「農復會」的影像檔案。
成立於1948年、以推行「三七五減租」和「耕者有其田」等土地改革與農業政策聞名的農復會(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,JCRR),被認為是奠定二十世紀「台灣經驗」基礎的重要推手。然而很少人留意,這一農經專業的美援機構,在1950至60年代拍攝了大量的照片、幻燈、電影,並生產各種圖像、圖表、圖冊與海報,在冷戰年代與美援宣傳機制緊密連結,深深參與了戰後「台灣(視覺)經驗」的構成,影響著我們的視覺文化發展。
冷戰與美援如何形塑台灣的影像與視覺感知?本期專題透過採集考察眾多第一手的農復會早期攝影檔案、底片、圖像、影片與文獻資料,揭載鮮為人知的美援年代視覺工作,追尋這一段逐漸隱沒的戰後台灣攝影與美援視覺性的重要經歷。
_____________
● 更多本期介紹 More Info | https://vopmagazine.com/vop030/
● 購書 Order | https://vopbookshop.cashier.ecpay.com.tw/
_____________
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
vopmagazine.com
_____________
#美援 #農復會 #冷戰 #台灣 #攝影
#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
#USAID #JCRR #ColdWar
#Taiwan #photography